来自清华大学的本届落选秀卢骏,已正式受邀参加CBA山西男篮的试训,这一动向迅速引发媒体和球迷的关注,不仅因为卢骏作为CUBA(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)明星球员的知名度,更因为其背后折射出中国篮球人才选拔机制的微妙变化,从清华园的象牙塔到职业赛场的残酷竞争,卢骏的试训之旅,既是个体追梦的缩影,也是校园篮球与职业体育融合趋势的又一注脚。
卢骏的篮球故事始于中学时代,身高188厘米的他,早在清华附中时期就展现出过人的篮球天赋,带领球队多次斩获全国中学生联赛冠军,2019年,他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,并迅速成为CUBA赛场的焦点人物,在效力清华男篮的四个赛季中,卢骏司职控球后卫,以大局观和精准投射著称,场均贡献12.5分、4.3次助攻和2.1次抢断,2023年,他帮助清华大学夺得队史第三座CUBA总冠军,个人入选联赛最佳阵容。
在2024年CBA选秀大会上,卢骏未能被任何球队选中,选秀结果的冷遇,并未浇灭他的职业梦想,据接近山西男篮管理层的媒体人透露,球队教练组在选秀后主动联系卢骏,邀请其参加为期两周的试训,山西男篮近年来注重挖掘年轻球员,尤其是上赛季战绩不佳后,球队意图通过梯队建设实现重建,卢骏的校园背景和即战力成为试训的关键考量。
试训于山西男篮位于太原的训练基地展开,内容涵盖体能测试、战术合练和分组对抗赛,据知情人士描述,卢骏在首日体能测试中表现亮眼,垂直起跳高度达85厘米,卧推重量超过体重1.2倍,折返跑成绩位列试训球员前三,但在随后的战术环节,其短板也逐渐暴露——面对职业级别的防守强度,卢骏的突破效率有所下降,且无球跑动意识与球队原有后卫存在差距。

山西男篮目前的后卫线竞争激烈,球队核心原帅正值当打之年,张宁作为同样从CUBA脱颖而出的球星,已成长为联盟顶级得分手;年轻球员贾昊、李柏润也在寻求更多出场时间,卢骏若想留队,需在试训中证明自己能适应CBA的攻防节奏,山西男篮主帅潘江在采访中表态:“我们看重球员的潜力和态度,职业联赛需要技术全面性,但更看重学习能力。”
卢骏的试训,是近年来“校园篮球反哺职业体育”趋势的延续,自2015年CBA推出选秀制度以来,已有王少杰、袁堂文、黎伊扬等CUBA球员在联赛站稳脚跟,2023年,清华大学出身的王岚嵚更以选秀状元身份加盟同曦男篮,新秀赛季场均贡献11.5分,成为校园篮球的标杆案例。
但落选秀的成功之路更为艰难,CBA历史上,仅有时德帅、刘毅等少数落选球员最终跻身轮换阵容,职业联赛对身体对抗、战术执行力的要求远高于大学赛场,且球队通常更青睐青训体系出身的球员,山西男篮此次试训卢骏,部分源于对其学术背景的认可——清华大学球员的战术理解能力和自律性,往往被视为潜在优势,球队管理层表示:“高智商球员能更快消化战术板,但需要时间适应职业比赛的物理强度。”
卢骏的案例折射出中国篮球人才渠道的多元化探索,长期以来,国内职业球员主要来自体工队和俱乐部青训,校园体育仅作为补充,但近年来,随着CUBA联赛商业化程度提升,姚明推动的“体教融合”政策逐步落地,大学生球员已成为CBA的重要人才库,2024年选秀大会,共有23名CUBA球员参选,7人被选中,创历史新高。
机制壁垒依然存在,CUBA赛程较短、对抗强度有限,球员技术细节与青训出品者存在差距;CBA球队对大学生球员的使用偏保守,多数需从替补角色起步,篮球评论员杨毅指出:“校园球员的优点是即战力和成熟度,但职业联赛需要他们突破‘天花板’,比如防守端的持续性。”

对山西男篮而言,试训卢骏是低成本刮彩票的尝试,若试训成功,双方可能签下一份训练营合同,卢骏将随队征战夏季联赛和季前赛,山西队近年财务状况不佳,引入性价比高的年轻球员符合重建逻辑,卢骏的清华背景可能带来商业价值——清华大学校友网络庞大,或能提升球队在高校群体中的影响力。
但从竞技层面看,卢骏需在短期内证明自己能与球队体系兼容,山西男篮新赛季将启用外教带队,强调快速攻防转换,这对后卫的体能和决策速度提出更高要求,卢骏的优势在于投射稳定性和比赛阅读能力,若能在试训中展示出改进的防守习惯,有望赢得一席之地。
卢骏的试训,是一场关于坚持与适应的实验,从清华大学的荣耀舞台到CBA的试训场地,他背负的不仅是个人职业梦想,还有校园篮球与职业体育接轨的期待,未来两周,他的每一次投篮、每一次防守,都将决定这条跨界之路能否延续,而对于中国篮球而言,更多“卢骏”的出现,或许正悄然推动一场人才革命——当象牙塔与竞技场不再割裂,篮球的种子终将在更广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