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国际女子篮球邀请赛中,中国女篮以68比75不敌澳大利亚队,遭遇热身赛两连败,本场比赛,球队在防守端暴露出明显问题,尤其在限制对手挡拆配合方面表现不佳,而身高2米28的年轻中锋张子宇因伤缺阵,使得球队内线攻防两端都受到显著影响。
比赛从一开始就陷入胶着状态,澳大利亚队显然有备而来,不断通过高位挡拆冲击中国队的防守体系,首节比赛进行到第4分钟,澳大利亚后卫史密斯与中锋杰克逊完成经典挡拆配合,史密斯借助掩护直插篮下得分,同时还造成补防的中国球员犯规。
“我们今天在防守挡拆时确实做得不够好,”中国队主教练郑薇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坦言,“对手利用挡拆得到了太多轻松得分的机会,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的地方。”
技术统计显示,澳大利亚队本场比赛通过挡拆战术直接得到32分,间接创造得分机会19次,这两项数据都远高于中国队的平均水平,特别是在比赛关键的第三节,澳大利亚队连续5个回合通过挡拆得分,一举将分差扩大到两位数。
场上队员李梦也表示:“我们在换防沟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,有时候换防不及时,有时候又换得太急,给了对手太多空间。”
本场比赛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情况是年轻中锋张子宇因脚踝伤势缺阵,这位年仅17岁的高中锋虽然国际比赛经验尚浅,但她的身高优势在防守端具有天然威慑力,特别是对于对手突破篮下的进攻方式能够形成有效遏制。
在没有张子宇的情况下,中国队本场内线得分仅为28分,比对手少了14分,篮板球方面也以35比42落后,其中前场篮板只有7个,二次进攻得分不足10分。
“张子宇的身高优势确实能够改变对手的进攻选择,”篮球评论员张卫平在解说中表示,“即使她不上场,站在篮下就是一种威慑,今天她的缺阵让澳大利亚队更加坚决地冲击篮下,这也是我们防守挡拆显得更加吃力的原因之一。”
数据分析显示,在本赛季有张子宇出场的比赛中,对手篮下命中率平均为43%,而本场比赛澳大利亚队在禁区的命中率高达57%。
为弥补张子宇缺阵带来的影响,教练组尝试了多种内线组合,老将韩旭出战32分钟,得到15分8个篮板,但体能问题在末节显现,最后5分钟仅得2分,李月汝虽然拼抢积极,拿下12分10个篮板的两双数据,但身高劣势让她在防守挡拆时难以有效干扰对方投篮。
第三节末段,中国队一度尝试小个阵容,采用无限换防策略应对挡拆,虽然短时间内造成对手两次失误,但由于篮板保护不力,被澳大利亚连续抢到前场篮板二次进攻得手,分差反而进一步拉大。
“我们尝试了不同的防守策略,但执行效果都不理想,”郑薇教练表示,“有些战术需要特定球员才能发挥最佳效果,今天我们确实受到人员不整的影响。”
回顾中国女篮近年来的国际比赛表现,防守挡拆一直是个老问题,2018年女篮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,中国队就是因为无法有效限制澳大利亚队的挡拆进攻,以10分之差失利。
相比之下,本届中国女篮在年轻化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,但年轻球员的经验不足问题依然存在,本场比赛首发出场的22岁小将罗欣棫虽然进攻端表现可圈可点,得到全队最高的18分,但在防守挡拆时的位置感和时机把握都显稚嫩。
“年轻球员需要经历这种高强度比赛的锻炼,”前国手苗立杰点评道,“防守挡拆不仅需要个人能力,更需要团队默契和比赛经验,今天的学费交得值,但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。”
中国女篮还将面临多场高水平热身赛,对手包括法国、比利时等欧洲强队,这些球队都以配合默契、战术素养高著称,挡拆战术更是他们的主要进攻武器。
教练组需要尽快调整防守策略,可以考虑采用更具攻击性的防守方式,如扩大防守面积,加强外线压迫,减少对手轻松组织挡拆的机会,内线球员的轮换和协防时机也需要进一步细化。
张子宇的伤病情况也需要密切关注,队医表示,她的脚踝伤势并不严重,但需要适当休息和恢复,预计下周可以重返训练场,她的回归将极大增强内线实力,特别是在防守端对对手的威慑力。
中国女篮本场比赛虽然失利,但展现出年轻球队的拼劲和潜力,防守挡拆问题和张子宇缺阵的影响已经暴露,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训练和战术调整尽快弥补短板,随着巴黎奥运会的临近,每一场热身赛都是宝贵的练兵机会,今天的挫折或许会成为明天进步的阶梯。
中国女篮的成长之路注定不会平坦,但只要能够从每场比赛中吸取教训,不断改进和提高,就有希望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成绩,球迷们也期待张子宇早日康复归队,与队友们一起构筑更加坚固的内线防线。
评论